三亚崖州中心渔港 看那源远流长民间海洋文化

发布者:高辉发布时间:2016-12-07浏览次数:949栏目:海洋文化

   开渔祭海:源远流长的民间海洋文化

  在近日三亚崖州中心渔港的开港现场,一场声势浩大、热闹非凡的开渔祭海仪式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在保港片区,由500人组成的五龙庙、关帝庙、妈祖庙方阵队伍开始进行渔家传统民俗活动“龙王巡游”,祈求风调雨顺、福泽天下。

  海南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繁荣昌盛的海洋文化,它包括各种宗教信仰、故事传说、海神崇拜、岁时节庆等,是海南人民利用海洋资源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开渔祭海作为一种民间习俗,更是海洋文化源远流长的代表之一。

  俗话说:“出海三分命,上岸沿路走”,对于常年用生命在海上博生活的渔民们来说,祭海习俗及对海神的崇拜成为了他们最重要的精神寄托。

   妈祖林默: 最具影响力的民间祭海女神

  在海南的海洋祭祀信仰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对妈祖的信仰。无论是海南地方志、海边村落、亦或是出海的渔船、渔民的话语中,都处处可见妈祖娘娘的身影踪迹,三亚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妈祖名叫林默,是福建莆田湄洲岛人,少有异术,30岁而亡,当地人尊她为神,并为她建庙。相传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给事中(古代官职)路允迪出使高丽,在途中遇到风暴,得到了妈祖的保佑,最后顺利抵达目的地。回来后,他向朝廷为妈祖请封,获得宋徽宗允准,其庙被赐名为“顺济庙”。此后妈祖多次显灵,也多次受封,到宋朝末年,妈祖得到的封号已经有14次之多。

  到了元代,海运非常发达,福建的泉州升为全国第一港,海神崇拜更加盛行,妈祖的信仰在福建达到了独尊地位。元世祖忽必烈还曾经册封妈祖为 “护国明应天妃”,确立了她全国最高海神的地位。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使得妈祖作为航海保护神备受重视,永乐帝赐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善济天妃”,天妃的称号再次得到官方认可。进入清朝后,朝廷和民间对于妈祖的崇拜和祭祀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为其它任何诸神都不能相比的。

  而从宋朝起,闽潮商人多活跃于海南,所以把祭祀妈祖的文化也带到了这里。嘉靖《琼州府志》中曾记载道:“今渡海往来者,官必告庙行礼,而民必祭卜方行。”由此见得妈祖这位护航女神早已深入官民之家。据记载,纪念妈祖的天后庙、天妃庙遍布全岛各地,在崖州就曾有过6座,在西北的儋县就有4座。每逢妈祖的诞辰日,民间就会举行游神、演戏等民俗活动。

  而妈祖祭祀时的祝文等仪式习俗也可以从海南的地方志中寻得踪迹。如在《崖州志》卷八《经政志·祀典》中就有记载:“(国朝)天后宫:每岁以春秋仲月上癸日,有司致祭。与文昌庙同。祭品由知府捐廉备办”,“祝文:维后配天立极,护国征祥。河清海晏,物阜民康。保安斯土,福庇无疆。千秋巩固,万载灵长。神恩思报,圣泽难忘。虔修祀事,恭荐馨香。士民一德,俎豆同堂。仰惟昭格,鉴此烝尝”,“祭仪:主祭官行三献礼,俱三跪九叩首”……

  由此可见古代海南民间出海前对于妈祖的祭祀仪式的重视。

  到了近代社会,由于对封建迷信的破除和抑制,民间对于妈祖的祭祀也变得低调了许多。如今人们祭祀妈祖多半在两个场合进行,一是天妃庙里,二就是在航海的船只上。因为出海捕鱼是个危险活,因此渔民们在出海前都要烧香“拜公”。

  据记载,在出海“拜公”时,主要由一船之主的“船老大”负责,船的头部一般染成红色,象征着吉利,靠边的甲板上挖有三个小洞,里面可以插上三束香火,船老大会点燃香火,双手合十,跪在香火前,口中念念有词,说些“一帆风顺到西沙”、“一路平安”、“妈祖保佑”等吉利的话。烧香的地方不只是在船头,在船尾和中部都有。

  妈祖作为勇敢、无畏、正义及慈爱的化身,有涉波履险、济世救民的美德,正是沿海人民勇于开拓、冒险、进取精神的表现,充分体现了海洋文化的品格,有着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

   龙王祭祀:渔民对海神庇佑的力量崇拜

  除了女神妈祖,三亚民间对于龙王的祭祀崇拜也十分常见。在三亚的沿海各村镇,都分布有不少龙王庙,如鹿回头半岛南边海路的龙王神州庙,崖城保平港有五龙庙等。这些庙宇供奉的是五龙大王,每逢重大节庆,当地渔民都会组织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各家各户放鞭炮,祈求龙王保佑一年平安。

  “我们这边的渔民每次出海前都会把船开到龙王庙前绕个圈、掉个头,烧柱香拜祭一下,祈求龙王保佑平安。”渔港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何太胜告诉记者:“个别的如果是出海满载而归,也会有专程到龙王庙献贡品祭祀的,表达对龙王一路保佑平安、保佑丰收的感谢。”

  据资料记载,三亚的疍家人除了出海前会到龙王庙跟前烧香祭拜外,在自家的渔排、渔船上也都要拜家神,即自家的祖位。在疍家的渔排和大船上,正对门的木屋墙上,都醒目地安装有木格子,用来安放家神。家神就是自家神位,祖宗传下。是用薄木板制成,形状像墓碑,板上涂满红色,边上刻画龙凤呈样。板正面写有家里已去世的五代祖先的姓名及简历,称为家神。位前安放一小香炉,香炉前安放三只小茶杯。杯前放一盘水果,疍家人每天早晚六点要上香拜家神,希望家神保佑自家渔船捕鱼多,渔排四季平安、渔排里养殖的鱼儿长的大,增产发财。

  此外,在每年休渔期结束后,疍家人都会集体举行隆重的祭海仪式。而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则是疍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疍家人相信龙王会在这一天显圣,所以在这一天也会举办祭海仪式。“人们会把烤猪、水果、糕点等丰盛的食物作为祭品,拜祭龙王,祈求保佑一年的平安丰收”,何太胜说道。

  据记载,在疍家人的祭海仪式上,有个核心人物叫“请公婆”,这是疍家人对“附灵人”的称呼,神鬼可借此肉身来传达意愿。祭海时,“请公婆”负责主持仪式,代表疍家人向神灵祈愿,求海鬼不要作乱,海神保平安。疍家人带去的祭品会倒入海中,寓意孝敬龙王,分享他们的丰收。

  同样信仰崇拜龙王的还有崖州保港一带的渔民,在如今的港门村附近,有一个见证了保港地区发展变迁的龙宫庙,也叫做五龙庙。每逢出海打鱼或是重要的节庆日子,当地人都会到庙里祭祀、祈福。

  说起这龙宫庙的来历,还颇有神话色彩。相传有天一户渔民出海打鱼,一出海就听到有人在海上唱崖州民歌,但当时并未理会。到了傍晚收网时发现一条鱼都没有捕到,唯独捞上了一根木头。第二天,渔民又照样出海捕鱼,又听到海上传来崖州民歌的声音,依旧没有理会,到了傍晚时还是同昨日一样,除了一根木头外别无所获。

  到了第三天,渔民出海时终于留意到这海上的崖州民歌,并记住了歌唱的内容:“公是山中神木王,历经漂流山海间,从北方飘到南海,南山湾前遇贵人,贵人拾我南山湾,保平港前把家安,泽润千家保百姓,化身显灵成五龙”。

  机智的渔民捞起了木头,并捡了回来,放在自家屋檐底下,夜晚时就发现木头发光显灵。随后,他就根据民歌的内容,把木头刻成了五龙,还请人在海边搭建了一个五龙庙,把五龙木供奉在庙里,这就有了如今的龙宫庙。

  此外,在三亚天涯镇的镇区上,现在还存有关于龙的街道、牌坊。有学者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三亚作为一个移民地区,先人将传统的龙文化带到三亚来,并延续了祭祀龙王的习俗。

  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那天,在三亚大小洞天还会举办龙抬头节,并有规模浩大的传统祭海仪式。典礼以传统的道家仪式祭祀南海与南海龙王,并结合了海南本土民俗祭海礼仪,将中国古代的四海之祭、现代海洋文化意识、海洋国土观念融会贯通于传统祀典之中。

  其他信仰:丰富海神崇拜,见证渊源海洋文化

  除了女神妈祖以及海龙王,在海南民间还有其它丰富的涉海崇拜,见证了海南源远流长的海洋文化。其中,较为人们熟知的就是对伏波将军的崇拜。伏波将军指的分别是西汉的路博德和东汉的马援,他们对开拓海南都作出过巨大的贡献:路伏波开郡,马伏波复县。另外,“伏波”一词对于多风多浪的海南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所以在海南各州县都设有伏波祠庙。

  关于伏波信仰,宋代丞相李纲所写的提供了重要的考证资料。李纲在贬居万州(今万宁),渡海时也曾祈求伏波将军的保佑,结果“风便波平,行安如枕席”,顺利到达了彼岸。于是李纲便书写碑文《伏波庙碑记》,把伏波将军庇佑人们渡海的神奇事迹告诉后人。

  清朝康熙时期的李琰撰的《万州志》卷四《文艺志》中有“宋丞相李纲伏波庙碑阴记”,文中说苏东坡被贬居儋州,北归渡海时作有《伏波将军庙碑文》,碑文中说汉代的两位伏波将军都有功于岭南,他们受到渡海人们的崇拜祭祀,为往来渡海的人指导方向,保佑平安到达。

  在今天的三亚天涯海角景区,还有两伏波的雕像,即是对两伏波进军海南的一种历史回忆,同样蕴含着海洋社会人们对平安、吉祥的祈求。

  此外,在万宁的莲塘港还存有建于宋代年间的昭应庙,有史志称“昭应庙,在州东北三十五里莲塘港门,其神曰舶主。明洪武三年(1370年),同知乌肃以能御灾捍患,请敕封为新泽海港之神。祀忌猪肉。往来船只比祀之,名曰番神庙。”据介绍,宋代南海航运发达,海南岛东部为航线所经,因此从记载来看,该庙是阿拉伯商人航海经此所立,为外商殁后在海南神化的见证,算是中阿海上丝绸之路往来的一段佳话。

  参考资料:《中国南海海洋文化史》、《海南历史文化大系:海南海洋文化》

    文章来源:三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