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崛起,山东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6-09浏览次数:222栏目:海洋经济

                            ——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郑贵斌  

  观察记者:山东半岛是全国第一大半岛,山东的海洋资源和开发条件,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具体的优势有哪些?

  郑贵斌:山东海洋经济的优势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特色鲜明。简单来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兼具海陆,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蓝色经济区具有典型的半岛型地理特征,海陆经济联系紧密,是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的最佳试验区,在推动海陆统筹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海洋科技力量雄厚的科技优势,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拥有海洋科研、教学机构55所,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教学机构,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同类人员的40%以上,国家安排的10个“973”海洋项目,山东省承担了9项;三是资源富集的优势,全省海洋经济生物600多种,半岛北部海域石油、天然气质储量巨大,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巨大潜力;四是产业基础扎实的优势,201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7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全省GDP的17.8%;五是具有开放对日韩合作的优势;六是“海上山东”建设具有20年基础的优势。山东半岛作为海陆一体化考察的地缘经济,已经成为山东与沿海国家和地区产业对接、经济互补的重要中心。

  观察记者:这次三省的海洋经济发展也是山东省率先获批为国家试点,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除资源优势外,是不是也跟山东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的政策储备和智力支持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据说山东有全国最早的海洋经济研究机构。

  郑贵斌:是的,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并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全国唯一的海洋经济专业研究所。早在1979年,许涤新、于光远、马洪等就倡议建立专门的海洋经济研究机构,最后决定设在全国海洋科技力量最集中的海滨城市青岛,置于山东社会科学院建制内。1982年7月,山东省政府正式下文批准,同时充实科研力量。
  在20世纪的80到90年代,一场世界范围的波澜壮阔的蓝色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为适应海洋开发的发展大势,1990年末,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上,山东作了题为《开发保护海洋,建设海上山东》的汇报。这是“海上山东”的概念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在全国属于首创,山东社科院的海洋经济研究所是建设“海上山东”战略的主要创意者之一。
  1993年,山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实施“海上山东”建设和黄河三角洲开发。这两大跨世纪工程的提出,不仅在山东具有更新海洋观念、开辟第二发展空间的意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海上山东”的设想也非常关注。
  1997年,山东社会科学院又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联合成立了海洋经济研究中心。近年来,海洋经济研究承担了大量国家、省、市、院的纵向研究项目与横向研究项目,取得了一些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有些进入了国家和省市的领导决策。
  “三位一体、海陆统筹、集成发展”,是山东海洋积极发展实践对全国的贡献。

  观察记者:近年来,在您主持的海洋经济研究上,主要有哪些创新思路和建议?

  郑贵斌:过去,咱们沿海省份,往往有“海洋开发”战略、“海上XX”战略,包括我们山东前20年一直强调“海上山东”。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一种欠科学、欠明确的战略提法。
  我们根据海洋经济发展的时代特点与环境变化,适时地提出要用新的“三位一体国家集成战略”来指导各海洋产业和海洋区的海洋经济活动。这是目前理论界比较认可的战略指导理论。

  观察记者:您说的“三位一体”和“集成战略”,具体怎么解释?在决策层面,又是如何体现的?

  郑贵斌:我们认为海洋经济具有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区三重属性,因此,发展海洋经济存在着资源位、产业位和区域位这三个经济位,同时客观上还存在着资源开发战略、产业促进战略和海洋区建设战略三个战略位。
  过去传统的“海洋开发”战略,往往只关注资源开发,会导致资源掠夺式经营,生态环境恶化;传统单一的海洋产业战略,有时会引起海洋产业结构的畸形;而传统分割的区域战略存在着割裂和离散的弊端。我们强调三位一体的集成观,就是呼吁要研究多种战略的整合,从多视角和多层面,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促进战略创新资源要素、功能及优势之间的相互匹配,改变各自为战的局面。
  我们认为,这种以集成经济为目标的资源、产业与经济区三位一体的新发展战略适合当下,也就是我国海洋经济在经历了以直接开发海洋资源的产业发展阶段后,跨入了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海陆一体的,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基本内容的系统整体协调的创新发展阶段。
  我们就是以这样的大战略思路,为山东海洋经济区的建设提供决策咨询的,也以这样的观点参与了国家层面的决策咨询。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做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部署。总书记的讲话深思熟虑、深谋远虑,与我们理论界强调的资源、产业、区位“三位一体”思路完全吻合,对于山东海洋经济的大发展,乃至全国海洋经济的崛起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并成为了党和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指导方针。

  观察记者:外界评价,总书记提出的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从全局出发,为山东在全国经济布局中的走向提出了新的定位和构想。随着山东作为全国海洋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你如何评价这样的观点?

  郑贵斌:确实,中央的决策从战略高度为山东跨越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山东一直是国家战略的盲区,这种状态现在已经改变。
  黄河流域跨九省区,陆域总面积占全国37%,区域人口占全国31%。但在我国一系列空间发展战略中,黄河流域尚无东中西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仍是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空白地带。
  而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之所以滞后于长江、珠江流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实行海陆统筹、海洋带动、协调发展,致使流域内陆各省区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不够活跃,延缓了经济的增长。
  随着蓝色经济区的提出,西起伊宁、拉萨,东至青岛、日照的两条高速铁路干线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三大战略贯穿一体,为黄河流域内陆各省区打开了东出大海的门户,也为整个流域经济的开放架起桥梁并填补国家空间发展战略的空白,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之后的第四经济增长极。
  具体来说,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地理方位决定的战略定位是: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这种由区域板块显示的定位是国家对蓝色经济区功能定位的重要补充。

  观察记者:所谓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如何理解?

  郑贵斌:山东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应该在全球海洋大坐标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可以将半岛蓝色经济区定位为“东北亚通往欧洲的大通道”。东北亚经济圈是继北美、欧盟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山东半岛在东北亚经济圈中处于门户地位,是日韩以海路通过山东半岛经陇海线进入中亚、欧洲的重要通道。因此,山东将以蓝色经济区建设为依托,打造“欧亚大通道”。主要构想包括:一是积极寻求环黄渤海经济圈国际合作的突破口,率先在物流、贸易、金融等方面开展中日韩之间的次区域合作,在山东半岛沿海形成以物流为主导的三国自由贸易区的雏形。二是面向东北亚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强与日韩等国的涉海产业合作,有效拓展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三是与日韩等国合作建设基础设施,推动大路网、大物流发展,巩固和提升以青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地位,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成为日韩通往欧亚最便捷的海陆连结通道。

  观察记者:目前山东海洋经济的总体规划设想是怎样的?

  郑贵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包括9大核心区,分为主体区和核心区。其中,主体区为沿海36个县市区的陆域及毗邻海域,核心区为9个集中集约用海区。每个集中集约用海区都是一个海洋或临海具体特色产业集聚区。初步测算,到202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9大核心区总投资约1.4万亿元,集中集约利用海陆总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9大核心区可用海域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其中近岸陆地600平方公里,填海造地420平方公里,滩涂用海180平方公里,相关联的开放式用海400平方公里,相当于在海上再造一个陆域大县,从而大大扩展山东省的发展空间,搭建独具优势的海陆统筹新平台、承载人口和产业转移的新平台、对外开放的新平台、科技创新的新平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除1个总体规划外,还有15个省直部门分别编制海洋能源、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临港重化工业、盐化工及海洋化工产业、信息服务、现代海洋渔业、生态环保、对外开放、园区发展、交通运输、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态环保产业、现代农业、水利、土地开发利用、海底矿产勘探开发开采输送加工、城镇体系建设、教育事业发展、科技事业发展、卫生事业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事业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业发展等25个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