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通识教育教学理念,深入了解通识教育“教”与“学”和“小助教制度”开展情况,促进不同学科的同学们交流学习,通识教育中心邀请本科生小助教和选课学生代表召开“通识教育座谈会”。
学生是通识教育课程学习的主体,本科生小助教是联系师生的桥梁,同学们的反馈和感悟对开展学校通识教育工作和课程提质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座谈会上,同学们就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课程建设、课程开展形式以及助教心得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发言讨论,并提出了通识教育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在场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一一回应。
学生心声
我想就通识教育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是通识教育课程的定位,我认为通识教育是学校的特色,作为一个综合性高校,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学生们在自己专业之外,可以去接触其他丰富多样的课程,并且能够认识一些新的朋友。
我选修的《脑、认知与行为》这门通识教育课程,于老师在一堂课上会专注于讲解一两个关于“脑科学”的核心话题,在学习了一定的知识后,老师会让学生分组进行主题讨论汇报。作为一名文科生,想要深入到理工类的领域,一开始也许有些困难,但也不要小看文科生的学习能力,只要有心思去学,肯下功夫,就可以学会。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数据分析、软件分析等多种量化学习方法。这使我相信文科和理科的壁垒绝不是不可打破的。
我今年大三,已经修读过多门通识教育课程。例如《海上之路视野的中国文学与文化创新》、《市场营销实务》等等。
因为我辅修海洋历史专业,所以对《海上之路视野的中国文学与文化创新》这门课特别感兴趣。在课堂上,薛海燕老师利用很多视频和文字资料展示了海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同时我们也会开展课堂互动环节,比如在讲授不同种类文化的时候,老师会让我们进行“角色扮演”类的实践互动,这种实践性的学习让我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收获颇丰。
另外在《市场营销实务》和另一门百人大课的学习中,虽然我都学到了很多知识,但也感受到了一些差异。《市场营销实务》是小班授课,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多,学生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向老师请教,因此直至今日我对市场营销知识的印象仍十分深刻。而另一门百人大课,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学生听课效率也随之下降。因此我认为高质量小班教育对应的是授课的高质高效,希望以后我们的通识教育课程能够真正地往小班化方向发展,以保证授课老师有足够的精力顾及班上的每位学生,同学们之间也能够更加熟悉。
我希望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多增加实践环节和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我们更希望老师们以生活中的问题为导向讲授课程,这才是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初衷。
对于我来说“学以致用”也是课程选择的标准,期望这些课程既能培养我的学科兴趣,也能够让我提升生活技能。比如可以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开一些普法课程,以应对毕业后房屋租赁合同看不懂等问题;也可以为学生开设简历培训或公文写作课程,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甚至可以开设一些就诊指导类课程,让大家更加了解就诊科室也更加清楚挂号流程。把这些内容增加到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中,能够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将知识为我所用。
本次座谈会为通识教育师生提供了“面对面”交流平台,对于教师深入了解学情、回应学生诉求创造了积极条件,将有力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座谈会最后,教务处副处长辛远征对座谈会的形式和交流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强调了通识教育课程对学生人文科学素养的培育以及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向同学们保证学校通识教育中心一定会重视同学们在座谈会上提出的问题,也会更积极努力创建一个更好的通识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