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伟大航路的起始之地

发布者:高辉发布时间:2016-12-08浏览次数:700栏目:文化渊源

  中国航海技术在航海历史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领先者的角色,这种领先一直保持了上千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大海将她最大的恩赐给了中华民族。从庄子的“望洋向若而叹”到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很生动地展现了前人征服大海的发展历程和壮志豪情。

  早在殷商与西周时期,人们除了会制造船舶之外,已能制成帆而利用风力航行。甲骨文用“凡”代替“帆”,说明殷人行船已经使用帆,人们航海的地理知识逐渐增加,将中国东部外测的不同水划成“北海”(今渤海)、“东海”(今黄海)、“南海”(今东海)。同时,人们在江河和航海过程中,逐渐认识了风,并利用风和帆航行。

  隋唐五代时期航海技术趋于成熟,人们已能熟练运用季风航行,天文、地理导航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对潮汐也能进一步正确解释。唐代天文定位术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利用仰测两地北极星的高度来确定南北距离变化的大地测量术。唐代航行者已掌握利用北极星的高度而进行定位导航。

  两宋时期航海技术的提高,最突出的是指南针的广泛应用。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对世界文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明朝的航海技术主要表现在对海洋综合知识的运用以及航行技术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与进步。其中特别的代表事件是伟大的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这是我们民族航海史上最令人激奋的高潮,对世界航海史的影响到今天也没有平息。

  直至明代,航海图的绘制已有很大的进步,最典型的是明人茅元仪所辑《武备志》卷二百四十附图上所载的《郑和航海图》。该图自南京绘图,一直至东非沿岸,航图遍及广大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海岸地区,记载了五百多个地名,并绘有针路,各处星位高低。对于航行途中的山峰、岛屿、浅滩、礁岩、险狭用的海图,显示了明人对掌握航路地形水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具有深刻的认识。。

  我国航海术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航海波澜壮阔的发展轨迹,在中国航海的路途上,辉煌的历史已成为永恒,而伟大的前路还等着我们去开拓。关注中国的航海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同时,我国对周遍海疆的资源开发也将进入新的高潮。一个中华民族新的航海世纪正揭开帷幕。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文化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