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代开始,妈祖文化在我国民间探索海洋、开拓海洋的实践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拓海疆、经贸往来、移民迁徙等,都打下妈祖文化的烙印。妈祖文化大爱、和谐、慈悲、包容的特征,激励着广大民众秉持创新进取的精神开拓海洋。妈祖文化与中华海洋文明在精神脉络、思想脉络和文化内涵等层面有着内在共性,妈祖文化是海洋文明的一面重要旗帜。
妈祖的大爱精神与海洋精神的开放性特征相一致。
海洋连接大陆,有着比大陆更为自由开放的无限的想象空间。海洋的广阔和变幻特征决定了海洋文明是一种开放性的文明。这种开放性体现在它并非闭关自守,而是在经贸文化、人员交往、宗教信仰和艺术领域等多层面对外来的文化进行着兼容并蓄、扬长补短的汲取和纳入。在政治层面,海洋文明倡导各国以和为贵、以邻为友,寻求共同发展;在经济层面,海洋文明倡导互惠互利、开拓进取;在人员往来层面,海洋文明推动着移民群落的迁徙、生成和发展,并以此激发着各族群文化进行交流。
妈祖文化的大爱精神也彰显了海洋文明开放性的特征。在广阔的南海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伴随海洋活动的频繁,妈祖信仰传播到华人所至的海外地区,形成同海洋贸易网络相互重叠的妈祖文化网络。明代张燮的《东西洋考·祭祀》一文中,记载着妈祖文化伴随着海上移民和经贸往来在南中国海地区广泛传播的情景,其中就有妈祖与其他神明共祀、妈祖文化与当地其他信仰融合的描述。由此可见,妈祖的大爱精神与海洋文明的开放性有着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联系,是和谐一致、表述视角不同的同一面向。
妈祖的和谐精神与海洋精神的多元性诉求相一致。
在海洋文化中,各文化实体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都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固步自封无法进步,海域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突破地理阻隔、文化限制,自身形成以契约、协商、民主文化为特点的民族架构,这都是多元开放的海洋文明所积累的文化财富。隋唐时日本使节来中国学习,唐代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中华文化,宋元时泉州市舶司官员为外国商船返航祈求顺风礼仪等都是海洋和谐文化交流的重要表征。
妈祖文化崇尚和谐仁爱,是以珍视生命、祈求平安、扶危济难为宗旨的和谐文化。妈祖启示万民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这种与海洋文明一致的和谐理念集中体现在郑和下西洋这一典型的事例中。郑和船队西出太平洋,横跨印度洋,先后到达东南亚、南亚、东非等30个国家和地区,时间跨越28年。这个历史性的航程中没有政治渗透,没有经济入侵,也没有文化殖民,郑和将中华民族和平友好的理念带入亚非各国,推动了各国的友好往来,同时也推进了妈祖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妈祖的开拓精神与海洋精神的创造性智慧相一致。
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和驾驭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海洋探索越深入,人类的海洋认知便越丰富,人类面对海洋的创造性智慧也越丰富。关注、利用和经略海洋,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海洋发展史上的不绝之声。早在20世纪中期,西方汉学家谢和耐的《中国社会史》、李约瑟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等文本中,就已经记载了中国古代航海的先进技术和巧妙思路,如古代航海图、郑和宝船、天文观测等都是中国古人在面对海洋时的杰出发明。妈祖文化中同样也蕴含着海洋文明的文化智慧。挂蓆泛槎、焚屋导航、祷雨济民、化草救商等故事反映了妈祖文化在海洋中的创造思想。
总而言之,妈祖文化中体现了中国海洋文化传统有机自然观的整体论海洋观念,而妈祖文化的精神,正是古人面对海洋的民族情感、集体策略和人生理想在宗教信仰中的能动性反应。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