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我们为什么要去极地?

发布者:hydxt发布时间:2016-03-25浏览次数:1170栏目:极地猎奇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在2016年8项重点工作之“深挖国内需求潜力”中提到,“制定国家海洋战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

  当天,媒体从提交全国人大审查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全文中,摘取了未来五年我国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其中第78条为“在北极合作新建岸基观测站,在南极新建科考站,新建先进破冰船,提升南极航空能力。”引发两会代表委员和公众关注海洋。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构想;《国家安全法》将极地列入国家安全范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参与极地新领域的国际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时特别指出:要认识、保护、和利用南极……

  作为国家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的国家海洋局,多年来从事海域使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科学调查、海岛保护……等工作。其中,极地科考,是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到极地去?我们在极地做了什么?两会期间,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吴军,请他为读者答疑解惑。


科技优势正演变为规则主导权

  记者:极地在绝大多数公众心中,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去过的人并不多,因此有一份神秘。我们知道,国家海洋局至今已组织开展了31次南极科考、6次北冰洋科考、连续12年的北极黄河站考察,第32次南极科考队目前仍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到极地去?

  吴军: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对我们来说,是重要而紧迫的。我们知道,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极地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极为关键,其丰富的资源和潜在的开发利用前景,也是未来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指出要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积极参与极地战略新疆域的国际治理。

  不仅我国,加深对极地的认知,拓展对极地的和平利用,而且应该也是许多国家关注的问题。相比之下,我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是比较晚的,第一次登上南极已经是1984年。

  当前,科技优势正演变为规则主导权,并成为各国提升在极地事务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基于极地环境监测和预测以及重大基础性科学研究成果的“大数据”正在成为极地治理措施的重要依据,成为极地管控的有力工具。


建成“五站一船二基地”

   记者:请您帮读者简单回顾一下我国极地科考的历程。

  吴军:我国的极地考察起步于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全面开展于21世纪。

  自198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极地考察五年规划。从“七五”南极科学考察规划到“十二五”极地考察规划,开展了极地气象学、冰川学、地质学、海洋学、生物学、高空大气物理学、测绘学、环境科学和人体医学等多学科考察;开展了南大洋和北冰洋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硬件建设上,目前南极已建成长城、中山、昆仑、泰山4站,在北极建设了黄河站,我国唯一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承担了南北极的海洋考察与南极考察站的物资补给工作,装备了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拥有了南极雪地车队,建成国内极地考察基地和训练基地,具备了“五站一船二基地”的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极地陆海空立体保障的考察支撑体系。同时,也初步打造了一支极地科研、后勤保障和管理的人才队伍,为极地科学考察发展打下了基础。

  目前,第32次南极科考队的科考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新的极地破冰船建造工程也已经启动。

  应该说我国的极地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


极地战略及政策亟需制定

  记者:我国极地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哪些工作呢?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吴军:先说我国极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吧。首先是极地考察活动的战略谋划和管理能力薄弱。国家尚未制定极地战略和政策,造成极地考察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不明确。极地立法仍是空白,立法工作严重滞后。极地考察活动缺少法律保障,管理无据。

  与国际极地强国相比,能力建设仍有较大差距,软件、硬件还需改进和提高。我国极地考察事业还存在着考察规模大而不强,极地考察活动范围和后勤支撑能力有限,极地考察业务化进展缓慢等情况。

  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急需提高。我国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的能力还很不足,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水平有待提升,对极地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需要进一步拓展,  科研仪器、技术装备设备自主研制和高新技术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针对以上不足或短板,我们当前和近期要做的重点工作就是,一方面是加快研究制定极地战略和政策,做好极地  “十三五”发展规划,强力推进南极立法工作,提升极地战略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是加强极地考察各项能力建设工作。推进“雪龙探极”重点工程,继续滚动开展“十三五”期间“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工作。加大极地业务工作体系建设。启动开展极地业务化体系布局工作,建立极地环境监测预测和资源潜力考察工作体系,提高极地工作业务化水平等工作。加快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满足极地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队伍。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