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第三届“科学·人文·未来”论坛开幕

发布者:hydxt发布时间:2014-10-19浏览次数:136栏目:海大专栏


  2014年10月18日,来自不同领域的10位科学家和11位文史哲专家、企业家同时登上了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的第三届“科学·人文·未来”论坛,谈科学精神,谈人文情怀,谈教育理念,谈未来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相映生辉,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上午9时,在中国海洋大学喜迎90华诞的欢快气氛中,这场科学与人文的对话在崂山校区体育馆拉开大幕。

王蒙先生主持论坛开幕式

王蒙:科学与人文,水乳交融,气象万千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主持开幕式,他首先回顾了“科学·人文·未来”论坛这一品牌活动自2004年创建以来走过的10年历程。王蒙说,10年前举行第一   届论坛,别开生面,很有规模和气势,也很生动、活泼、有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1年的第二届,选择的是“关注海洋,面向世界”的话题,大家切   磋琢磨,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天,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90周年之际,以“教育实现梦想”为主题,邀请众多的科学家、人文学者和企业家一起探讨这一面向未  来,意义深远的话题,符合人类求真、求美、求善的共同愿望,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实现梦想就是这条上下求索之路的一个缩影。

孙也刚在开幕式上致辞

孙也刚:一所大学育人兴海的中国梦

    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孙也刚在致辞中表示,海大人是幸运的,因为老校长管华诗院士的力邀,因为王蒙先生的加盟,因为各位大家的心血投入,海大人能够近距   离领略名家的风采,感受文化的魅力,品位文化的大餐,分享智慧的光芒,从而更加坚定谋海济国的赤子情怀。“科学·人文·未来”论坛开创以来,既指引着中国  海洋大学在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道路上阔步前进,也鼓舞着海大坚定地走在崇尚学术的路上。

  孙也刚说,各位专家齐聚海大园,探讨“教育实现梦想”这个话题,架起梦想的桥梁,探索整个民族实现梦想的期望,令人期待,令人振奋。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中唯一一所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始终怀有一个育人兴海的中国梦。为此,学校将紧紧抓住海洋强国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快建设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管华诗在开幕式上致辞

管华诗:让思想交汇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论坛主席管华诗院士在致辞中说,教育在民族复兴中越来越成为国人关注的重点,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将“教育实现梦想”作为第   三届“科学·人文·未来”论坛的主题,选择在海大建校90周年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举办。科学与人文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双翼,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   养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本届论坛将围绕教育的真理、教育与人的成长、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的蒸蒸日上作用的话题展开探讨,这  些话题无一不具有非凡意义。管华诗希望通过科学界与人文界专家的对话,在思想的交汇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并在广大师生的内心深处产生强烈共鸣。

欧阳自远在论坛上发言

欧阳自远:中国要飞的更远

  论坛第一单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主持。第一位上台发言的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他以“中国要飞的更远”为题,围绕中国的月球探测进展和太阳系探测规划进行讲述。

  嫦娥一号选择了粉身碎骨、精忠报国

    “进入21世纪,全世界一共发射了12个探测器,开始了新一轮的月球探测。中国先后发射了嫦娥一号、二号和三号,为了嫦娥一号和以后的月球探测器发射,   我们准备了35年。”欧阳自远说,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它用了13天14小时19分,行程206万公里成功到达月球。不仅拍摄   了月球影像图,还探测了月球表面成分和空间环境,取得了众多的开创性成果。飞行了1年零4个月之后,嫦娥一号撞在了月球的丰富海,精忠报国,粉身碎骨,结  束了它的生命,令人惋惜。此后发射的嫦娥二号、三号就避免了这样的悲剧发生,不再撞月球,而是飞得更远。

  嫦娥三号轻落“广寒宫”后花园

    2013年12月携带中国第一艘月球车的嫦娥三号在“广寒宫”后花园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玉兔号”月球车着陆之后,对嫦娥三号进行了旋转拍照,并   传回照片,期间这只可爱的“玉兔”经历了休眠、唤醒、机构控制出现异常、唤醒失败、全面苏醒、超长服役等曲折的生命历程,2014年9月它拍摄的落月区全   景图发布。据欧阳自远介绍,在“玉兔号”上首次安装了天文望远镜和底部探测雷达,实现了人类探月史上的突破。2014年1月6日,习近平在会见嫦娥三号任  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说:我们把“玉兔号”的足迹刻在了月球上。

  走向全面探测太阳系的新时代

    欧阳自远介绍,2017年我们国家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五号。同时,他指出,我们国家的太空探测不会止步于月球,中国要飞的更远,下一步还  要探测太阳系。侧重于火星、金星、木星系统与木卫二、近地小行星与小行星带、太阳与行星际空间等。通过探测,在太阳系寻找一个天体,把它改造成第二个地   球。目前来看,火星是最有希望的。欧阳自远满含希望的说:“我们相信人类通过几个世纪的卓越努力,将这颗贫瘠的行星改造成一个拥有蔚蓝色天空、绿色平原、  蓝色湖泊和生态环境友好的新世界,地球和火星将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姐妹共同体。”

周国平在论坛上发言

周国平:真正的教育是女神,而以谋生为目标的教育是女仆、女管家

    当代著名作家周国平以“教育与培训的不同”为题解析教育如何实现梦想。首先从梦想的分类谈起,一类梦想是“精神理想”,即人类追求的永恒的精神价值,可  以概括为“真善美”,它作为人类发展的指引方向,永远是现在进行时,不可能是完成时。另一类梦想是“现实的蓝图”,是可以规划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周国平认为,教育有两个使命:一个使命是培育、绽放前一种梦想,即实现精神的理想,使一个民族成为文明的民族,使一个人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第二  个使命就是筹划实现后一种梦想,如社会发展的蓝图,让一个民族成为富强的民族,让一个人成为成功的人。前一种梦想更根本,是教育的灵魂和终结使命。

    为了培养出理性、情感和道德等各方面都良好健康的人才,周国平认为从中学到大学有三门课程是必须要开设的。一是哲学课程,哲学就是爱智慧,可以培养学生   去独立思考许多人生世界的重大问题。第二门课是经典选读,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知名思想家的经典作品编选出来,供学生学习,让他们知道人类   精神上最好的东西是什么。第三门课是母语课,人应该是在文化母语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而不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英语,这样只会给孩子造成语言上的混乱。

沈国舫在论坛上发言

沈国舫:我的绿化祖国梦

    北京林业大学的老校长、81岁高龄的沈国舫院士向大家讲述了他的绿化祖国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少年沈国舫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国家的贫穷落后和侵略者的   蛮横霸道,立志学好知识报效祖国。读中学时,沈国舫就决心将来学习农学,因为他觉得中国的农民最苦,希望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利用课外时间读了许多林学方面  的书籍,当得知森林具有改善气候,保护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时,对这一学科有了美好的向往。

    1950年8月,沈国舫考入了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1951年7月,带着周恩来总理的嘱托赴苏联留学,学成回国后,分配到今天的北京林业大学工作。当他   全身心投身到祖国的绿化工作时,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接踵而来,给他的梦想带来了很大的打击。直到“文革”结束后,他才得以安心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为绿化   祖国不断努力。1986年被任命为北京林业大学校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其工作领域也不再局限于林业,而   是分管农业、水利、环境等多个领域,为大的生态和环境建设服务。60多年来,在年轻时筑造的绿化祖国梦的指引下,沈国舫在国家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  工程、治水防污等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令他欣喜的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从解放初期的8.6%提高到了现在的21.63%。

钱文忠在论坛上发言

钱文忠:教育有未来

    “我发现每当参加这样的论坛,科学家总是非常乐观,充满信心,人文学者却很悲观。”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的发言别开生面。他说,审视当下的中国教   育,在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的大潮中,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无法让人乐观。教育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教育首先应该是事业,而不是产  业,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误导了无数的家长。

  钱文忠说,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区分教育和教养、文化和文明,我们没有认识到教育无非是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这个古老和苦难深重的民族越来越有教养。

    钱文忠说,面对诸多问题,中国的教育需要改革,而作为“定海神针”的高考制度无疑应是先行者,“我一直呼吁高考采取‘裸考’,取消一切加分和一切似是而  非的所谓素质的考量。”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又要对高考改革保持警惕,不能乱改。虽然它不是最好的制度,但也不是最坏的制度,仍然是维护中国社会稳  定,培养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孟伟在论坛上发言

孟伟:当前经济和环境再平衡的思考

    中国海洋大学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以“当前经济和环境再平衡的思考”为题向大家讲解了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严峻形势和重要意义。孟伟指出,我们   国家面临的环境压力,在发达国家的发展中也曾出现过,它们走过的道路,我们正在走。雾霾、赤潮、湿地退化、填海造陆……这一系列环境问题是由不合理的资源   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其本质是发展道路、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即社会对环境缺乏人文关怀,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缺  乏科学认识。

    面对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再平衡?孟伟认为,必须要改变发展的思想,必须转变环境保护的理念。要做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对生态环境做到保护、修复、再保护。对于如何通过教育实现环境保护的梦想,孟伟认为首先要提高生态保护类专业的招生比例;其次要增加过程控制学  科的内容;三要大力提升环境管理类学科的水平;四要加强地球科学、海洋学等方面的教学。

  孟伟说,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自然属性应该得到尊重。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科学、人文、未来的深度融合。


来源:“观海听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