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六号”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建造,以海底“可燃冰”调查为主,能在海上航行60天无需补给
科技日报报太平洋8月21日电 当地时间8月19日,经过几天的连续作业,“海洋六号”船现完成了中太平洋某海山侦查性科学考察工作。目前,开始对第二座海山进行验证性钻探,期间,进行了调查设备检修等工作。
目前,“海洋六号”正实施的是中国大洋第23航次第2航段科学考察任务,调查工区位于中西太平洋海山区。8月15日凌晨2:30,“海洋六号”抵达中西太平洋海山区,开始大洋海底调查作业。科考人员首先成功下放SVP声速剖面仪,对不同深度海水的声波传播速度进行了测量,获取声速剖面。紧接着,针对某海山富钴结壳赋存状况开展了侦查性科考活动。
在位于中西太平洋海山区的某海山,科考队员进行了多波束测量,在此基础上,绘制海底地形地貌图,据此有针对性地对可能存在富钴结壳的部位,先后确定了9个工作站位,实施深海浅钻,对该海山的结壳赋存状况进行侦查,并开展了综合物探调查等。同时,科考人员还对调查海区开展海水和浮游生物取样等环境基线调查,以评价调查海区海洋环境状况。
科考人员钻获富含结壳的样品
截至8月17日,科考人员已完成了该海山上所实施的全部深海浅钻作业,成功获取到位于海底1000多米水深以下的海底岩芯样品7个。记者看到,所获样品中最长的达80厘米,黑色、褐黑色的结壳一般赋存在样品的顶部,1—2厘米左右,仅一个站位赋存较厚结壳,达8厘米,样品的下部大多为灰白色的礁灰岩等。其中一个站位所获样品尽管没有发现结壳赋存,但该样品通体呈乳白色,细腻如玉,质地均匀、致密,犹如汉白玉一般。综合9个站位的样品情况,首席科学家何高文博士推测:该海山结壳生长历史等较短,结壳层薄,资源前景不佳。
在实施深海浅钻期间,针对设备在收放过程中出现的摇荡等问题,“海洋六号”调查部组织展开技术改造等工作。目前,“海洋六号”调查海区海况尚好,海浪1—1.5米,风力3—4级,阵风5级,但涌比较大,尤其是回收钻机的时候,2吨多重的深海浅钻设备一出水面就开始贴着船尾晃荡起来,对设备的液压系统和电子系统造成了潜在威胁。经过技术人员讨论,在老技术工人刘碧荣等建议下,调查部门对原深海浅钻设备的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减小了对设备的碰撞,保障了深海浅钻作业的正常进行。
此间,“海洋六号”甲板部对上甲板和后甲板进行彻底保养。8月17日下午15时,记者在后甲板看到,水手们不惧高温,头戴安全帽、防护镜、口罩,手拿铁锤、电动钢丝刷等工具,蹲在甲板上敲锈、磨光、清理灰尘,最后均匀涂上油漆,保持了甲板的干净整洁。
为丰富海上枯燥的生活,科考队员们以苦为乐,开展“节约用水,从‘头’做起”活动,全船60多位科考人员,已有50多人剃了光头,17日傍晚,在晚霞的辉映下,不当班的科考队员们携手并肩,在直升机平台上摆出“6”的造型,表达了大家在“海洋六号”船同舟共济,预祝大洋23航次科考工作“六六大顺”的美好心愿。18日晚,大家在船上包了饺子,改善海上伙食,活跃远洋科考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