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掀起“以蓝色经济区建设为抓手 实现全省科学发展”新热潮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9-25浏览次数:154栏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

    在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半年之际,人民网专访了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宋军继。
  记者: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在“十二五”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宋军继: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山东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胡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201114日,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海洋经济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山东工作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实施重点带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五”规划中地位十分重要。这一重要举措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挖掘潜力、增创山东发展新优势的重大任务。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需要精心组织实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加快实施国家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发挥全省优质资源富集地带的优势,放大青岛龙头带动效应,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金融密集、服务密集的高端产业聚集区。
  记者:山东在全国海洋战略发展地域分布上的优势在哪里?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山东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地理区位优势。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连黄河中下游广阔腹地,南接长三角地区,北临京津冀都市圈、辽宁沿海经济带,是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欧亚大陆桥头堡之一,区位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科教力量集中,对外开放优势明显,海洋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在促进黄海和渤海科学开发、深化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提升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记者:蓝色经济区建设对山东省域发展的整体影响有哪些?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举措,对山东省域的整体影响重大而深远。
  第一,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机遇。山东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低,但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向大海要资源、寻财富、挖潜力、求发展,是山东发展的重要潜力和优势所在。山东半岛正在成为全国新的投资热点和发展增长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山东发展进程中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必将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发展思路的重大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标志,山东经济发展也将进入新的阶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突破原来的传统模式,更加注重海陆统筹、保护开发和立体发展,更加注重整体优势的打造,更加注重效益的综合性、最大化,以资源要素和产业组合为纽带,推动海陆一体发展,形成不同区域和板块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新局面,必将为破解山东发展的诸多深层次问题,推动由大向强的跨越,打开新的视野、拓展新的空间、开辟新的路径。
  第三,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当前,山东省正面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蓝色经济主要以海洋、临海、涉海产业为支撑,具有明显的高端产业特征,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集中于此。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会吸纳更多的先进生产要素聚集,提升和改善我省产业层次,带动我省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特别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强化了生态环保理念,有利于催生新的经济业态,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提高开放水平的强大动力。蓝色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处于我省优质资源的富集地带,也是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把对外开放与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借势助力促进海洋产业做大做强;有利于更多地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更加有效地整合开放资源,形成对外开放的整体合力。
  第五,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极大地推进山东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增长极,提升我省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层次和作用。通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东部经济优势,更多地向西部进行产业转移,带动西部发展;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西部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促进就业和资源合理配置,东西各展所长、互动发展,实现全省共享发展成果。记者:如何平衡沿海与内地的发展、山东半岛都市群与内陆相对落后地区的建设调和?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山东省按照区域优势互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科学确定区域主体功能区,深入实施了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沿海地区重点是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快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鲁南临港产业带建设。内陆地区重点是加快省会济南建设,推进枣庄、济宁等资源型城市转型,继续扶持菏泽等欠发达地区发展。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沿海62县,同时也将省内其他地区作为联动区统一规划。在规划主体区,按照“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打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各具特色经济功能区和重要城市群。在规划联动区,打造海洋产业联动发展平台,与主体区互为促进、融合发展。因此,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决不仅仅是62县的事情,而是全省的一件大事。沿海与内地之间、山东半岛都市群与内陆地区之间,通过加强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对接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能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协调性,有效地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记者:怎样让沿海蓝色经济带有序、协调、可持续建设与发展,如何调和省际发展以及市与市的竞争?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充分体现了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实现沿海蓝色经济带有序、协调、可持续建设与发展,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密切跟踪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突出海洋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加快培育海洋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由粗放增长型向集约效益型转变。二是强化生态保护,实现持续发展。按照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要求,依据不同海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开发重点与开发方式,美化优化人居环境,推动蓝色经济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是推动海陆统筹,实现联动发展。发挥半岛型地理优势,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实行资源要素统筹配置、优势产业统筹培育、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推动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带动内陆腹地开发开放。
  目前,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的特征日益明显,区域之间竞争更激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极大地推进山东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增强我省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吸引力、带动力、影响力,提升我省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层次和作用。山东省将继续巩固与各省市区多年交流与合作关系,拓宽交流合作领域,进一步加强与相关省市区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对接合作,做到优势互补,互动发展,互利共赢,形成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协同效应。在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作用的基础上,加快完善交流合作机制,有步骤、分阶段地建立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协调机制,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形成省际之间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按照交通同网、市场同体、环境同治、产业联动、信息共享的要求,加强区内统筹协调,构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强化在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统筹基础设施布局与建设;优化配置要素资源,共建共享区域统一市场;推进陆域、流域和海域污染综合治理,形成陆海一体化环境治理的新机制;统筹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内部产业错位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条块分割,探索建立区域经济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制定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选择青岛-潍坊-日照城镇组团进行试点,力争加快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均等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记者:在开发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本和利益共享方面有哪些思路见解与实际行动?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产业特色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在引导企业投资,推进区域开发上,我们注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合理的区域利益分配共享机制。
  一是创新投融资政策。积极推进金融体系、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开放等领域的改革创新,支持开展船舶、海域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建设海洋商品国际交易中心,积极发展现货竞价交易和现货远期交易;设立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产权和碳排放交易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支持区内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公开转让;通过市场化运作,设立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用于支持区内产业发展,今年4月初已向国家发改委报送了设立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的方案,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二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国家引导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落实国家扶持远洋渔业发展、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出台配套的财政税收政策,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推动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量未利用地的集约、科学开发。今年省财政出资10亿元设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专项资金,区内7市共安排10亿元配套资金,用于支持蓝色经济区建设。为规范管理专项资金,我们出台了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了第一批专项资金申报指南,集中扶持重点产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及科技示范推广、特色教育与高端人才培育等3个方面的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申报项目的评审工作,并将于近期下达。下步,我们将继续组织第二批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大力扶持海洋及海洋相关领域重点项目建设。
  三是健全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增强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等体制改革,建立一体化的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记者:如何保障海洋开发的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共赢,甚至是创造更好的海洋生态?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始终坚持科学的海洋资源开发理念,倡导科学的海洋资源开发方式,努力推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坚持经济利益和海洋生态效益并重的理念,不仅有利于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而且有利于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促进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我们依据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着力优化生态空间结构,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加大海洋与渔业保护区建设。突出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开展海洋特别保护区规范建设和管理试点,加大渔业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和重要水产增养殖区保护力度,构建完善的海洋与渔业保护区体系。到2015年,新建和升级各类保护区约80处。
  二是积极开展海洋生态修复与治理。完善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探索建立国家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实施柽柳林、海草床、滨海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程,建立珍稀濒危物种监测救护网络和海洋生物基因库,开展典型海域水生生物和珍稀濒危物种的繁育与养护,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重要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景观的保护。
  三是加强海岸带综合治理和防护林建设。坚持保护岸线的自然属性,维护岸线的稳定性,增强岸线资源利用的复合性。实施破损岸线和沿海滩涂治理修复工程,开展海岸带综合整治试点,到2015年和2020年,破损岸线治理率分别达到80%95%。突出海岸基干林带、纵深防护林、消浪(净化)林带建设,实施护岸林和林地资源修复,构筑沿岸生态林防护屏障。
  四是全面推进海岛生态保护。加强海岛水土流失防治,开展海岛珍稀野生动物和海洋生物物种救护行动,加快推进生态海岛建设,建设一批海岛生态保护示范区。科学界定海岛功能,禁止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加强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的保护。
  记者:企业或其他方面参与投资的态势与成就如何?
  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后,各地企业高度关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投资热情高涨、态势良好。今年218日,省委、省政府在北京举办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恳谈暨项目推介会,集中宣传推介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优势条件和重点项目,争取了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和帮助,加深了与中央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的沟通合作。会上,省政府与18家大型金融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现场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2549亿元;推介项目200个,总投资8512亿元。同时,我们按照“突出海洋优势产业、突出项目建设规模、突出年度投资强度”的原则,对蓝色经济区内规划建设的产业项目进行了认真调度分析,初步筛选了一批项目作为今年的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上半年,蓝色经济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目前,一大批项目已经启动建设,青岛邮轮母港码头选址研究工作启动,烟台养马岛整体开发投资500亿元的龙湖滨海开发项目和投资135亿元的国际商务城项目相继开工,威海总投资123.42亿元的中石油镆铘岛LNG和成品油项目加快推进。
  记者:山东打造蓝色经济区的基础、条件和机遇、挑战?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区位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总长3345公里,约占全国的1/6,沿岸分布200多个海湾,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港址50多处。海洋生物、能源矿产资源富集,海洋油气已探明储量23.8亿吨,我国第一座滨海煤田——龙口煤田累计查明储量9.04亿吨。海洋科研实力居全国首位,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一半以上。2010年区内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724.9亿元,占全省的47.5%;海洋生产总值完成7098亿元,增长16.3%。这些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不仅为海洋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为海陆统筹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同时,我们也看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相对粗放,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亟待加强;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海洋经济综合效益亟待提高;海洋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能力不足,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亟待增强;涉海部门职能交叉,海洋综合管理和海陆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对海洋经济发展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对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出了重要指示,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部署,为深入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依托海洋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不断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国际海洋开发合作不断深化,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开发利用海洋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记者:目前,距离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半年多了,省发展改革委为抓住这一机遇采取了哪些举措?
  山东省牢牢把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举全省之力推动黄蓝两区建设,省发展改革委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完善组织领导体制机制,凝聚全省上下合力。为强化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进一步调整完善领导体制,建立了统一领导、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省政府建立了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制度,成立了11个协调推进组,负责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协调推进和督促落实。区内市县也相应设立办事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定期调度等制度,形成了上下贯通、部门配合、协调有力的推进机制。目前,全省上下达成了加快实施国家战略、打造山东发展战略新优势的深刻共识,掀起了以蓝色经济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省科学发展的新热潮。
  第二,深入组织实施《规划》,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对《规划》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进行了逐条梳理和细化分解,根据部门职能分工和工作需要,对每项任务提出了阶段性目标和具体时间要求。二是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区域性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在前期协调有关部门和有关市起草了26个专项规划和7市规划的基础上,现正抓紧组织修改完善,争取尽快印发实施。三是协调落实重大政策和事项。国务院批复的《规划》赋予山东66项含金量较高的支持政策,我们进行了认真梳理,对政策落实情况加强督促、调度,目前已经落实或部分落实的13项,启动开展的21项。四是落实了10亿元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专项资金,研究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申报指南。第一批专项资金集中扶持重点产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及科技示范推广、特色教育与高端人才培育等方面的重点项目。4月初向国家发改委报送了设立蓝色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的方案。
  第三,发挥园区集聚作用,着力培植优势产业。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围绕产业培植,筛选出了总投资5255亿元的126个项目作为今年的重点项目,2011年计划完成投资821亿元。目前,一大批项目已经启动建设,沿海各市在海洋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成效明显。二是突出抓好重点园区建设。集中力量培育40家特色海洋经济园区,加快建设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3个海洋经济新区和中德生态园、日照国际海洋城、潍坊滨海产业园3个中外合作园区。三是积极开展推介招商。先后赴北京、香港、台湾等地推介招商,赴韩国招商活动正按计划筹备组织,两区建设引起了海内外高度关注。
  记者: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配套建设及产业链规划建设完成状况如何?
  加强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平台、经济园区等基础配套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将为蓝色经济区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一是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沿海港口68个在建项目建设,全年完成12个,新增泊位17个,新增吞吐能力5000万吨;加强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完成青岛港董家口港区航道扩建工程、日照岚山港区西突堤10万吨级航道工程建设任务。抓好一批机场、铁路、公路和一批水利工程、防潮堤和重大电源项目、输电工程、天然气管道建设等,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实力雄厚是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最大优势。我们将积极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争取今年完成山东海洋船舶研究院、国家海洋新能源研究院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申报工作;在区内选择20个省级及以上海洋及海洋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加以重点扶持,不断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三是抓好特色海洋经济园区建设。围绕产业培植,今年我们集中力量培育40家特色海洋经济园区,加快建设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等3个海洋经济新区和中德生态园、潍坊滨海产业园、日照国际海洋城等3个中外合作园区。目前,青岛西海岸海洋经济新区已启动规划编制工作,潍坊滨海海洋经济新区今年新引进过亿元在建项目48个,威海南海海洋经济新区已签约总投资366亿元的20个海洋产业重点项目;中德生态园初步确定了选址、合作模式等内容,日照国际海洋城基本完成产业规划和概念性规划,潍坊滨海产业园发展规划也正在编制中。
  四是抓好大企业集团培育。鼓励企业以资本、资源、品牌为纽带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促进海洋经济产业集聚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集中力量培育30家海洋及海洋相关领域大型企业,使之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示范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
  五是抓好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根据规划主体区和联动区在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上的差异性,以海洋产业链为纽带,以海洋产业配套协作、产业链延伸、产业转移为重点,优化海陆资源配置,在联动区建设一批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争取9月底前,基本编制完成28个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的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