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菲溢油点仍未有效控制 海产品大量死亡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8-29浏览次数:148栏目:环境与气象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已发生近3个月,但海底溢油点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事态仍在继续扩大中。溢油事故发生以来,渤海湾周边海岸鱼类贝类等海产品离奇死亡的案例不绝于耳。
    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组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日前表示,渤海溢油事故索赔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国家海洋局正在积极准备相关工作,任何企业损害我国海洋环境都必将付出代价。
    本报记者26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条例(草案建议稿)》已完成,该条例作为国务院级别的法规,将对海洋生态损害索赔的定义、主体、流程以及权责划分等进行更加细致的规定。

    5500平方公里海面污染

    据国家海洋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渤海溢油事故已经造成累计5500平方公里海面遭受污染。
    8月31日,是国家海洋局向康菲公司提出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的“大限”。但据康菲公司透露,目前在C平台西北侧发现9处海底油污渗漏点,此次溢油总量已经增加至2500桶。并且现在的渗油点发现渗出原油,均为海床浅层残留油气混合。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坦言,目前事故后续处理的前景依然不明确。
    溢油事故始于今年的6月4日,事发后,康菲公司采取的临时性、补救性的溢油处置措施一度令国家海洋局不满,并于7月13日责令康菲石油立即停止B、C平台的油气生产作业活动,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彻底排查并切断溢油源,彻底排查并消除再次发生溢油的风险。
    即便如此,仍没有堵住油污的渗漏。

    迟到的道歉令公众不满

    然而,面对日益严重的污染,康菲公司却保持了缄默。自7月初首次媒体见面会之后,直至日前才终于出面正式道歉,并许诺承担相关责任。但这一切,已经不能再换回公众对其的信任和宽容了。
    环境研究专家马军分析,康菲公司在这次溢油事故中存在多重过失,首先是向公众隐瞒事故信息,6月份发生的事故,到7月才公之于众,刻意隐瞒让包括养殖户在内的很多人失去了规避风险的机会;其次,康菲在出现事故之后并没有采取积极措施,海洋部门一次又一次去确认督促,但康菲采取的都是临时性、补救性措施。
    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崔文林称,此次溢油事故是海底地层裂缝溢油,在我国属于首例,给堵漏、清污造成极大困难,也会给渤海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现在食用渤海湾海产品一两天还不碍事,因为海洋较其他水体具有更强的自净和稀释能力,但如果海洋污染程度不加控制甚至持续恶化,当地海产品致癌、致畸变、致突变的‘三致’可能性就会激增,这一点非常值得警惕。”

    养殖户损失或超10亿元

    事实上,我国的海产品已经受到了污染,并出现了大量死亡现象。事故发生后,河北乐亭县、昌黎县浅海和滩涂,扇贝等养殖物出现了大量死亡现象,而且扇贝死亡时间与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时间同步。养殖户们遭受的经济损失有可能超过10亿元。目前,他们已委托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向康菲公司提出索赔。
    此外,北京华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贾方义已经向青岛海事法院、天津海事法院以及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中海油和康菲石油设立100亿元的赔偿基金,进行生态赔偿和生态恢复等。
    “照现在的情形看,到我国政府强有力介入的时候了。”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单红军教授认为:“这不只关系私人权益,事实上已经侵害到了我国的公共利益。康菲公司如果不愿意做,我国政府应该尽快组织专家队伍,首先阻止继续漏油,所有费用最后由康菲公司承担。”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表示,目前来看,评估溢油造成的各种损失和强迫康菲设立赔偿基金是联合调查组的当务之急。先有个初步估计,让康菲公司把钱先放进来。联合调查组应仿效美国政府对BP墨西哥漏油事故的做法,对康菲公司施加经济上的有效压力,迫使其加强污染治理和事故调查。
    中国海商法协会副主席司玉琢教授指出,伴随海洋石油开发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有必要慎重考虑钻井平台相关法律制度问题。“无论国内国外,对于钻井平台等溢油事故的处理,都缺乏比较成熟的做法。但是,这不能成为企业污染而不负责任的理由,责任不能回避。”

 

                                                              人民日报海外版 周小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