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登岸"浒苔来自南方养殖筏 抗晒能力超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6-20浏览次数:138栏目:环境与气象

    今年浒苔再次逼近青岛,有关浒苔的话题再次被挑起。从2008年起,海洋专家对浒苔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在浒苔生物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发现,浒苔有超强的抗旱能力,体内只有20%的水分也不会死亡,晾干后扔回海里还能活。6月19日,记者联系上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专家,听他们揭秘浒苔罕为人知的“个性”。

    有20% 的水分浒苔就能活

    此前,大多数人认为,海水褪去浒苔被晾上了岸边,经历高温烤晒和高盐分渗出等,浒苔严重失水,最终会死亡。
    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近期却发现:浒苔有极强的抗干旱能力,即使干了之后,一旦接触水分,就会快速恢复光合作用。最令人惊讶的是,复苏后的浒苔仍然具备生长和繁殖能力。记者联系到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王广策教授所在的研究室——海洋研究所藻类生理生化与发育调控研究组。据工作人员介绍,“从2009年开始,我们就对浒苔的胁迫机制进行研究,无意中发现浒苔的抗干旱能力超强。”
    “浒苔是一种藻类,主要通过光合作用生存,并且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工作人员介绍,“我们研究浒苔的胁迫机制,一一施加了制约浒苔生存的条件:干旱、高盐、高出失水等。但即便浒苔藻体失水达到80% 以上,藻体一旦复水仍然可以快速恢复光合作用。”工作人员分析说,“由于浒苔抗干旱能力特别强,必须把含水量降至20%以下。如果条件达不到只能达到30%到40%,只要不扔回海里面就行。”

    捞上岸晾干扔回海还活

    浒苔来袭青岛,三年多的时间已经探索出很多“变废为宝”的新路子。但目前浒苔的处理方式是:统一捞上岸边,由浒苔打包机进行榨干水分、打包等措施,再统一拉往浒苔集中地加工。可经过浒苔打包机处理过的浒苔,几乎都带大量水分,水量达不到20% 以下。浒苔一旦泡到水里便恢复新生,还能大量繁殖。
    工作人员介绍,“我们把浒苔的水分分别抽干到一定比例,这里的水分是指浒苔本身的含水量。我们发现,只有20% 以下才是最安全的状态,不易复活。”
    虽然浒苔可以在水中大量繁殖,但也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浒苔适宜的温度是25℃以上,这也是每年7月份左右,浒苔大量出现在青岛海域的原因。专家介绍,“这一发现也给相关部门提了醒,由于浒苔随着潮水上岸,一旦被晾在岸上就要及时打捞。”

    漂浮浒苔分为三大类

    此外,科研人员还针对2008年大面积发生浒苔“绿潮”时漂浮浒苔的生理状态,根据其色素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漂浮浒苔分为三类。通过对比分析定生浒苔孢子囊的形成过程,发现这三类藻体分别处于孢子囊的不同形成阶段,通过研究表明:2008年青岛“绿潮”漂浮浒苔有近50%藻体处于孢子囊形成阶段。
    记者随后咨询国家海洋局北海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冷宇,他介绍说,“浒苔在漂浮过程中边漂流边繁殖。繁殖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身分叉繁殖,再一种就是两性繁殖,也就是水上孢子囊繁殖。现在的海水普遍富营养化,海水里的盐分和养料为浒苔繁殖提供条件。但一旦上了岸边,浒苔就不长了。”

    ◎相关链接

    源头竟是南方紫菜养殖筏

    浒苔为何屡屡来犯,源头在哪里?记者咨询专家了解到,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证明,浒苔是从南方海域漂过来,紫菜养殖筏子是滋生浒苔的温床。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跟踪浒苔来源发现,浒苔来源地竟然是南方一些海域的紫菜养殖筏子,每年春季结束,农户将养殖紫菜的筏子采摘干净,撤了之后,架子上就滋生了浒苔。受洋流和海风影响,大片浒苔向北漂流,受到地形阻隔,大量浒苔在青岛、烟台、日照等地登陆。
    国家海洋局北海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冷宇介绍:“浒苔一旦抵达岸边,影响养殖业和旅游业发展。自2008年各个研究所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研究浒苔习性。三年过去了,正是出成果的时候。”目前浒苔的应用也逐渐“变废为宝”。

    斋堂岛西南海域发现浒苔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根据6月15日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如下:在(119°30′E-121°30′E,32°30′N-35°46′N)海域发现绿潮,覆盖面积约167平方公里,分布面积约9500平方公里。
    6月16日,薛家岛边防派出所民警在辖区海边巡逻时发现零星浒苔。开发区相关部门于6月17日在唐岛湾、金沙滩、银沙滩等景区开始架设拦挡浒苔的拦浒网。三景区拦浒网架设长度分别为2300米、4700米、2800米。
    6月14日,胶南海洋渔业局工作人员到102海区巡查,在斋堂岛西南方向,离着斋堂岛还有40多海里的地方,发现了零星浒苔。据工作人员介绍,“从这周开始,工作人员将定期进行巡查。”胶南海洋渔业局组织了20多艘大马力渔船,随时准备打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