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第一核电站地下水首次测出放射性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6-14浏览次数:97栏目:环境与气象

    据英国媒体6月13日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地下水首次检测出了放射性锶。日本文部科学省13日说,首次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外检测出微量的放射物质锔。

  锶-90易被人体吸收或致癌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13日消息,东京电力公司12日宣布,在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及2号机组的地下水中测出了放射性锶,而在取水口附近的海水中也测出了活度相当于法定最高活度240倍的锶。日本政府已下令对周边海水的水质以及放射物锶对鱼类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监测。
  据东电透露,发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半衰期约为29年的锶-90,以及半衰期为50天的锶-89。在水质检测样本中还测出了放射性碘-131以及铯-134、铯-137。
  此前,东电曾宣布在福岛核电站厂区周边土壤中检测出了微量的锶-90,但核电站地下水及附近海水中被测出含有如此高剂量的锶-90尚属首次。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就此事表示:“被测出锶-90的地方属于福岛核电站专用港,因此含量超标并不意外。今后将对周边海域的鱼类进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锶-90这种物质积聚在鱼类体内。”
  就此有日本专家和医生呼吁,政府应该在核电站周边地区增加监测点,并向民众传达有关放射性元素的特性与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避免市民误传误信谣言。

  核电站厂区外首次检测出锔

  日本文部科学省13日说,首次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外检测出微量的放射物质锔。
  调查人员4月29日、5月1日在距第一核电站两三公里的福岛县大熊町采集土壤,检测发现含有微量锔。
  第一核电站厂区内先前曾检测出锔,但在厂区外尚属首次发现。分析显示,这些锔是反应堆运行时由钚转变而成的。
  文部科学省解释,锔因核事故而释放至厂区外,能造成内照射。所谓内照射,是指放射性核素进入生物体,使生物受到来自内部的射线照射。
  另外,调查人员从这两份土壤样本中检测出微量的放射性镅。日本共同社援引文部科学省的说法报道,“检测出的(镅)量较少,是过去大气层核试验所产生”。
  日本电气事业联合会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原子能发电公司等核电企业5月设备运转率从上年同期的62.1%降至40.9%,为过去32年来最低水平。(宗合)

  名词解释:

  1、锶-90:是一种非常容易积聚在骨骼中的放射性物质,也是核燃料铀发生裂变时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半衰期约29年。锶的性质与钙相似,容易被人体吸收并积聚在骨骼中,并可能引发骨癌或白血病。
  2、锔:人造金属元素,符号Cm,原子序数96,银白色。有强烈或较强的放射性,由人工核反应获得。在一般社会生活中极不常见,在放射化学实验及特殊的同位素能源中使用较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