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水产养殖的三次浪潮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6-09浏览次数:469栏目:水产渔业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21世纪初的50年间,我国海洋水产养殖业经历了紫菜海带、对虾、海湾扇贝人工养殖三次浪潮,使全国水产品年产总量超过4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也正是因为这三次人工养殖大潮的成果,中国人均水产品年消费量上升到30公斤,大大超过了世界人均20公斤的水平。

  中国的海洋水产养殖三次浪潮,均从青岛发起,再推向全国。
  青岛是我国海洋科研城,目前拥有25家“海”字号科研、教育机构,荟萃了一支7000多人的海洋科技队伍,包括14位海洋科技领域的两院院士、250多位博士生导师、1200多位有高级职称的海洋科技工作者,占了全国同类人员的一半以上。中央各部委在青岛建成了14个重点开放实验室,担负着国家多数海洋科研重大项目研究。

  第一次浪潮:海带、紫菜进入百姓食谱

  海带与紫菜都是大大有利于健康的大众食品。它们是我国海洋水产养殖第一次浪潮奉献给全国人民餐桌上的两道大菜。
  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紫菜冬长夏亡的生活史和孢子来源对人们来说一直是个谜,无法人工采苗和养殖。曾有人仅凭经验和运气从海里捞取野生紫菜养殖,但产量甚微。而如果掌握了孢子的来源,便可像农民在土地上种庄稼一样在海里种紫菜。

  不再坐等海天恩赐种菜一样生产紫菜海带

  已故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与助手经过深入研究,于50年代初得出壳斑藻晚秋生成的孢子,萌发为幼体后成长为叶状体紫菜的结论,从而揭示了紫菜生活史的秘密。
  曾呈奎与助手进而在实验室内证实了这个科学论断:完全可以靠人工创造适宜环境来大量培养壳斑藻,人工生产壳孢子,用于紫菜养殖,这结束了养殖紫菜靠大自然恩赐“种子”的历史,开创了科学种植紫菜的新纪元。“壳孢子”(COHCHOSPORE)一词,就是由曾呈奎定名,得到了国际藻类学界的普遍承认并一直沿用下来。
  从50年代末开始,他们的成果在沿海推广,使得中国人工栽培紫菜业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紫菜年产量多年间达1万多吨干品,一直在世界上保持着第三大紫菜生产国的地位。2003年,我国以年产3.5万多吨干品一举超过日本和韩国,成为世界第一。

  海带生产从零到世界产量一半

  1963年前,我国还不生产海带,主要从日本、朝鲜进口。
  海带属喜欢冷温的孢子植物。虽然我国海岸线绵延18000公里,但由于夏天海水温度高,自然生长的海带是秋天放孢子,海带在中国自然无生存之地。
  对中国藻类分布、形态生活史研究很深的曾呈奎,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海带晚春、夏天也放孢子。
  他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能不能用夏苗代替秋苗?
  这个新思路以及随之而来的科研成果,将我国人工养殖海带引向了成功之路。
  曾呈奎与他的助手吴超元、孙国玉等采取海带夏苗人工低温培育法,在灯光照明的冰箱中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带夏苗,并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天,为海带人工养殖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山东省水产养殖研究所也分别发挥自己的优势,先后将灯光育苗发展为自然光育苗,从而将海带人工养殖推向了完善阶段。
  随后,中国的海洋科学家们又创造了海上施肥法、切梢增产法、合理密植法、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技术,并在浙江、福建将海带南移养殖试验成功。
  到1985年,全国海带养殖面积达20多万亩,总产达25万吨干品,占世界海藻产量的一半,成为世界头号海带养殖生产大国。去年,我国海带产量达到60多万吨干品。
  在海带靠进口的年月,海带的身价在国内高得出奇。尤其是在“大脖子病”高发地区,视海带为灵丹妙药的人们是不惜代价而抢购的。那时候,在婚喜宴上要是端上一盆海带熬肉,保证一抢而空。
  这些年来,海带产得多了,国人对它已失去当年的那种渴求感。殊不知,海带是一种长寿食品。日本用海带加工的食品达100多种,长年以来市场销售不衰。

  第二次浪潮:大虾不再是奢侈品

  从1982年到1992年十年间,以中国对虾为代表的海洋水产养殖第二次浪潮,使中国连续十几年创产量、出口量、育苗量三个世界第一,直接产值累计超过400亿元。
  出产于渤海的中国大虾,以壳软、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而著称于世。
  由于前些年渤海上布下“天罗地网”,海虾遭到掠夺性捕捞,伤了渤海虾场的元气。中国各级政府把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到了议事日程,从只是捕捞到重视养殖,捕养结合,科学管理,终于找到了一条振兴海洋水产的新路。

  人工养虾也是一步一步艰难地走过来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吴尚勤,首先在实验室人工控制下培育出了人工虾苗。当时的水产部在1960年召开了现场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对虾组,在前组长王堉研究员和后任组长赵法箴院士的组织下,对人工养殖对虾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并在推广应用上更上一层楼。
  国家水产部门于1979年专门召开会议,组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浙江省水产养殖研究所等单位,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攻关,实现了亲虾产卵孵化优质增养全过程的人工控制,取得了大规模工厂化育苗成功的战果。
  这项对发展我国人工养殖对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此,群众养虾热一发而不可收。
  1993年以后,虾病大爆发,中国养虾业一度受挫。1998年以来,中国养虾业再度重振。
  南美洲白对虾繁殖期长,四季皆可育苗,食性杂,肉质鲜,既可耐旱季高盐又适应雨季盐度降低的变化,成虾出肉率高,离水成活时间长,其价格远远高于中国对虾,是国际水产品贸易市场中的佼佼者。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对虾养殖专家顾问组成员张伟权领导的攻关组,经数年奋战,一举攻破南美洲白对虾人工授精及育苗工艺研究重大难题。南美洲白对虾工厂化生产又在我国取得成功。
  目前,我国对虾养殖产量又达到20多万吨的水平。
  青岛这些年间进行了对虾养殖区域的大规模科学改造。全市13.7万亩养虾池塘重新统一布局规划,改造了高标准养虾面积10400亩,并彻底清淤改造,平整滩面,用石灰消毒,保持滩面清洁。大池改小池,进排水方便。积极保护性开发盐碱荒滩、芦苇地、荒洼、窑坑等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利用咸水养虾。
  同时,青岛积极与驻青众多海洋科研院所联姻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新研究出几种先进的养虾模式,包括利用生物生态调控养虾技术、卤水兑淡水养虾技术、地下咸水氧化处理养虾技术、利用水处理设备净化自然海水养虾技术、利用生物制剂养虾技术等,全面保证了养虾业的健康发展。
  青岛市还在养殖品种多样化方面大做文章,产量大大增加,平均亩产达到1.46吨,最高两茬亩产5吨。

  第三次浪潮:美国海湾扇贝入住中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又兴起以海湾扇贝养殖为代表的贝类养殖第三次海洋水产养殖浪潮,使全国贝类的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绥发挥了领军作用。
  他一眼便瞅准了美国的海湾扇贝。
  为什么选择美国大西洋东海岸的海湾扇贝引进到中国东海岸?
  张福绥认为,这种扇贝除了具有生长快、养殖一年就可以达到商品规格的特点外,还具有耐温范围广的特点,从—1℃至31℃都能生长。我国东部沿岸与美国海湾扇贝的原产地生态环境条件相近,引进扇贝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历经三次从美国带回海湾扇贝,引进跨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经过数年试验研究,研究者们解决了亲贝促熟、饵料、采卵、孵化、幼虫培养、苗种中间培育、养成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一套工厂化育苗及全人工养成技术,并从1985年开始向各地推广,在山东、辽宁、河北等地水产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在黄渤海迅速形成国际上新兴的海湾扇贝养殖产业。
  到1994年,我国扇贝产量已达30万吨,累计产量为100万吨,产值达40亿元以上,产品多销往美国。
  正是因为这一科技成果,我国无数沿海渔民也得以借海湾扇贝养殖致富。
  一位世界水产养殖学术权威称这是“近十年来世界上非凡成功的水产养殖项目之一”。
  1990年,此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进入90年代,张福绥教授为解决海湾扇贝长期人工育苗所导致的遗传衰退,又进行了“引种复壮”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近两年对养殖群体全部进行了种质更新,保证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