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沉船见证"海上丝绸路",水下考古任重道远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6-08浏览次数:206栏目:历史杂谈

    2009年,一艘古代沉船在中国水下考古人员55天的艰难探索下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西沙考古工作队近日结束了中国首次远海考古,从西沙群岛海域的南宋沉船“华光礁1号”中打捞出水青白瓷、珠光青瓷等珍贵文物近万件。
  
  南宋沉船见证古代“丝绸之路”
  
  位于西沙群岛华光礁内侧的“华光礁1号”南宋古沉船发现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目前在远海海域发现的第一艘古代船体,残存船体覆盖面积约180平方米,船体残长20米,宽约6米,舷深约3-4米,初步估计该船排水量大于60吨。
  唐宋以来,随着中国古代科技和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开拓了多条海上贸易通道,“海上丝绸之路”更成为举世瞩目的一条文化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更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区段。 
  据国家博物馆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威介绍,“华光礁1号”是一艘迷失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沉船。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当时的中国商船主要从广州、泉州、宁波、扬州等地出发,途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到达波斯湾、红海,乃至北非和地中海沿岸国家。
  伴随着大量的航海活动,中国古代有相当多的船舶及其物品沉没海洋,形成了无以计数的水下文化遗产。据专家推测,仅在南海就有2000条以上的古代沉船,其中大部分为“海上丝绸之路”时期的商船。 
  这些沉没在海洋的遗物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线状分布的一处处遗珍,是中国与周边国家、民族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张威说,此次从“华光礁1号”发掘出水近万件南宋时期文物,是我国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重要史迹,证明了南宋时期中国海上丝绸贸易的繁盛。
  
   “‘华光礁1号’的发掘是抢救性发掘”
  
  张威说,此次对“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的发掘是抢救性发掘,是针对疯狂的文物盗掘行为的一次“抢救性反应”。
  此次“华光礁1号”发掘从3月15日开始,历时55天,总潜水时间约30万分钟。出水文物近万件,绝大部分为福建和江西景德镇产的陶、瓷器。陶瓷产品按照釉色分类主要有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几种,器型主要为碗、盘、碟、盒、壶、盏、瓶、罐、瓮等。装饰手法和纹样丰富,器物种类较1998年-1999年有新的发现,且不乏精品。
  1996年中国渔民在潜水捕鱼时发现了“华光礁1号”。1997年以来,“华光礁1号”多次遭到非法盗掘,不法分子采取野蛮手段用炸药炸开沉船表面,打捞出大批瓷器,沉船遗址破坏严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下,国际上活跃着一大批专门对水下文物进行商业打捞的所谓“寻宝者”,他们在南海的行动尤为猖獗。在近些年的海外艺术品拍卖会上,“水捞文物”纷纷以天价成交。张威呼吁,中国应尽快加入《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通过国际合作制止盗掘中国古代沉船与文物的行为。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工作的不断拓展,水下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工作将更加重要,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内容也将成为临近国家和地区共同开展的课题。“此次西沙考古,相信是继援助肯尼亚水下考古项目之后,中国率先做好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的保护工作的又一示范项目。”张威说。
  
  中国水下考古任重道远
  
  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司长关强说,目前中国在西沙已经有两处国家保护单位,“甘泉岛唐宋遗址”和“北礁沉船遗址”,可见国家对水下文物保护的重视。
  中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和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张威介绍,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从1987年起步,开始填补中国水下考古历史的空白。中国水下考古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目前中国的水下考古基本和国际一流水平相当。现在中国已经培养了3期水下考古人员,从最初跟国外合作培训到现在独立培养人才。从近海勘探到远海发掘,中国水下考古在逐渐成长,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成熟阶段。
  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考古人员李滨也是这次参加西沙考古的人员之一。他告诉记者,他从1988年开始从事水下考古工作,将近20年的水下考古经历是他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队伍不断壮大,设备不断更新,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这就是我20年来水下考古的最大感受。”李滨说。
  张威说,目前中国的水下勘探、潜水等设备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通过在辽宁、福建、广东等一系列水下考古工作,现在中国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大规模的水下考古工作。虽然中国目前拥有国家水下考古资格的人员44人,但是相对于中国辽阔的海域来说,中国水下考古队伍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继续壮大。
  “今后我们将通过加强对渔民的法制教育、尽快加紧抢救性发掘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水下文物的保护工作。同时,考古也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还需要公安、工商等多个部门的配合。”关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