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洋民俗文化 山东渔民“祭海”风俗(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3-30浏览次数:472栏目:海洋文化

   “祭海”是沿海地区的渔民在出海时祈求神祗保佑的典祭活动。青岛地区沿海渔民历来有祭海的习俗,他们多在海边立龙王庙,并尊龙王敖广为“海神”。青岛即墨周戈庄的祭海活动相传源于明末。清明节前,春汛来临,气候转暖,渔民在出海前要选一个黄道吉日到龙王庙祭神,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海上平安。笔者因从事民俗博物馆工作,在设计祭海风俗陈列的方案前期曾到过周戈庄采访,征集有关祭海方面的文字资料及实物资料,但年岁已久,那种原始的祭典方式已不复存在,特别是有关这方面的文字记载更为缺乏。庆幸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渔家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渔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祭海不再是一种迷信的祭典活动,而是作为一种风俗沿袭至今;祭海的形式、内容也由单纯的祭神变成了欢送渔民出海、预祝渔业丰收的盛大节日——“上网节”。青岛地区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里,发展着经济和文化。青岛由于三面环海,先民们大都靠海洋生物作为食物,便对海洋的利用有了自然的认识,在海边或近海进行采贝、捕鱼等活动。这就是早期的渔业活动和海上活动,它们创造了古老而灿烂的海洋文化。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在青岛地区发现了大坟口文化、龙山文化墓葬及居住地遗址100多处,其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青岛诸市区的沿海地区。从墓葬中发现有多种深海鱼类的骨骼和成堆的鱼鳞,并且有捕捞的鱼具一一船和网坠。有的遗址中有数层海蛎子壳,数量极为可观,说明一代一代的人们大都靠食用这类海产维生。有的墓葬中的随葬品还有非常精制的蚌器,说明当时的渔业活动较为频繁,海上活动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青岛地区属齐国。齐国是所谓负山面海具有广大国土的“泱泱大国”。在齐太公及齐恒公、管仲时期,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就是“便渔盐之利”。经过历代君主对海洋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才使得齐国从“土地辟、人民寡”的贫困条件下迅速发展和强盛起来,成为经济强国。而以琅那(今胶南)为中心的沿海地区(即今青岛地区)也成为闻名天下的富庶之地,琅琊成为齐国航海中心和优良港口城市。
   
秦始皇统一后,对琅琊的地位十分重视,灭齐后,置琅琊郡,郡治琅琊。琅琊成为全国36郡中唯一的滨海郡城。从公元前219年至210年,秦始皇三次巡抵琅琊,并派齐方士徐福出海寻三神仙,求不死药。徐福船队出海前,“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即戒斋沐浴以祭海神。至今在胶南琅琊台海中仍有斋堂岛、沐官岛等岛屿和生动丰富的资料与传说。说明至迟在秦代,山东沿海已经有了祭祀海神以求平安的海洋宗教文化活动。从此以后,这一地区的敬神祭海活动便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其祭祀对象在明以前为海神。自明太祖朱元璋在各主要港口敕建龙王庙后,祭祀龙王成为祭海的主要对象,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