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仲夏,自行定义一种成长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2-23浏览次数:195栏目:营员文章

    现在,我把日记本摊开,把行程表翻开,把相机的相册掰开,文字、摄影,包括窗外的蝉叫,帮我发现这短短三天的盛大美好。原来那么多场景的转换,那么多不同的努力,那么多快乐和不后悔,都是因为两个字——海大。

【关于青岛】

    一个关于青岛横亘十三年的梦。四岁的时候模糊的印象,生命中出现的第一片海,你可以想象一个你根本无法记取的出现在梦里的梦想吗?你一直挂在嘴边要到达的远方的美丽其实你并不真正了解。你被人嘲笑、被人祝福、被人不解为何这样坚持一个毫无根据的执拗。

    然后,你来到这里。

    你看到它的街道、它的人群、它的蜂叫、它的陌生,你不适应它你看不完全它你还是想拥抱它。这样让人不解的矛盾并不突兀,你尚未属于它,因此它也不曾实质性地属于你。

    十七岁夏天,我来见了我的梦想。它不总如我所以为,但却总如我所愿望。

【关于海大】

    作为一种灯塔的存在,因为海洋,所以海大。八十六年磨练了一座古校,也养育了一方才子。参天的古木承载了多少时光的流转,漂亮的建筑见证了多少风雨的冲刷,这样一座学校,厚重的历史上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是多少快速的发展也超越不了得,正如海洋环境学院教授所言:“历史,不可超越。”

    这样的骄傲与尊严,是海大学子,更是海大。

    海大,是“海大百川,取则行远”的包容和一往直前;是团结互助,通力合作的强大和力量;是可以用十年来“参观”的小实验室的汇总;是海洋的传播也同时被海洋传播的蓝色圣地。海大,用时间渗透出海洋的精辟所在,是所有热爱海洋的人们的人生价值所在。

【关于生命循环】

    学了六年生物,听惯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论调,但若不是真正参与其中,不会体会生命循环往复的美妙,那些漂亮的让人惊喜的生命在一夜之间陨落,因为自己的种种“没想到”。但生命的过失是不可弥补的。生态球的制作,我们的不应只是学术上的改进,心灵的反思更是举足轻重。

    有一天,我们因为自己对生命环境的不重视成了为了呼吸奋力跳向空气里挣扎不已的小鱼,我们也夹在大自然的缝隙中不得动弹,我们周围只有浓度越来越高的二氧化碳,我们周围的所有生物一个接一个的死去,我们来不及自救更无法施救,那会不会明白,当初的一点点行动就可以换回更多的幸福,会不会顿悟,我们笑着说无所谓却一直做着让自己后悔的事。

    生命循环往复,但生活不总会。

【关于成长】

    我们以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人群,被改变被改造成社会希望的模样,我们是强大社会舆论下的九零后,用最真实的自己展示出青少年的风采,我们不“非”,我们就是主流。

    成长,我一直觉得它必须有一部分是艰辛的,它可以包括盛装下的儿歌快乐的旋律,也可以包括童话故事众多幸福美好的结局,但它一定会有那么一部分,要经历磨练才可以为身处其中的少年打开走向成熟、成功的门,走上奋斗的路途。在这过程中,我们可能走向平庸、寡淡,碌碌无为,与年少时幻想的自己越来越远,但正是这弥足珍贵的艰辛,支撑我们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意义,成为最终应该成为的那样。

    喜欢的作家说:有些事,都在旅行的时候渐渐想通。我一直不能替自己说明为何这么固执地喜欢青岛,喜欢海大,但这几天真的开始走向完结时,我想我逐渐明白了自己。坐在大巴上,车厢里是同学们小小欢聚的喧嚣,我偶尔看向窗外,大海大海,除了大海还是大海,突然被自己的执拗感动了。我所爱的大海,我痴迷的青岛,我现在拥有它,这是一种归属感,以及年少时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憧憬。

    为什么喜欢海,它像救命稻草一样存在着,总有一天,会借之无所能及的力量,钻出地面。

    所谓成长,就是看见大海不会再大呼小叫着惊喜,是长而久的沉默和欣慰。
    所谓成长,就是愿意让自己肆无忌惮的感动引领生命向前而不再徘徊。
    所谓成长,就是从受爱者变成施爱者,学会温暖与宽慰。
    所谓成长,就是拿着叫做幸福的气球站在种满仙人掌的花房里,开始学会小心翼翼地在乎。
    所谓成长,在于懂得的过程,等待和暂时的得不到都是值得的。
    所谓成长,看着海滩上的人流、远方的海平面、干净的城市,眼泪就突然流了出来。

【关于奔赴】

    因为深爱,所以不计得失,不顾一切。这是一场奔赴,对海大的奔赴对青岛的奔赴对未来的奔赴,看见深处其中的人们,就好像看到以后的自己。我终于将会变得和你们一样,坚定不移地为自己的未来打拼,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结局,也是另一种开始】

    潮湿的空气里积聚的汗珠,上坡下坡路上的玩笑和欢欣,食堂里总招呼我们吃西瓜的厨师,实验室紧张快乐的气氛,海边采集生物互帮互助的友爱,崂山校区的魅力……一切一切,暂时的告别。

    一年后,青岛再见,海大再见。

                                                                                              作者:岳笑梅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